丛林骑兵

转载须经我站同意,联系请发邮件944861869@qq.com

   这是一群最顽强、最富作战经验的士兵,他们在险恶的丛林中与日军周旋,出生入死,历经艰辛书写了二战史上传奇的一页,他们拥有一个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梅里尔突击队”。
   远东的丛林向来以险恶“诡谲”著称,1944年的“远东”面对精于丛林战的日军,只有那些最顽强、最具作战经验的士兵才能幸存下来。在缅甸战区,同样有一位精于丛林战的美军指挥官,他就是弗兰克D梅里尔准将,他所率领的是第5307混合支队。关于这支作战部队,官方的正式代号是“格拉海德”,而它还有一个为人们熟知的名字“梅里尔掠夺者”或者“梅支队”。
       自从1931年起,日本挑起了一系列战争并且连连取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掠夺者”应映而生。在中国东北日军控制了当地的铁路运输,大肆掠夺中国矿产,截至1938年初,日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的海岸线以及多数大城市。
  1941年春天,日本的“东方闪电战计划”已经箭在弦上,日军直逼马来半岛,目标锁定新加坡,英军一味坚守交通干线而日军却穿越丛林从侧翼包围了对手的主防线,英军退到了新加坡。1942年2月15日,驻守马来群岛的英军,在万般无奈之下向日军投降,13万英军被迫放下武器,这是英将军事史上最大的灾难和耻辱。日军继续向缅甸境内推进,并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生命线一一滇缅公路,缅甸首都仰光遭到了狂轰滥炸。
        英军驻缅甸军队总指挥为亚历山大将军,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率领中国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进入缅甸,配合亚历山大保护滇缅公路,但是秉性“尖酸”,人称“醋乔”的史迪威并未能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日军势如破竹。
  1942年3月5日,亚历山大将军决定放弃仰光,由陆路撤退到印度。“醋乔”史迪威和18名美军军官一起撤退,史迪威的随行参谋是弗兰克D梅里尔少校。这位年近不惑的军人,面部黝黑,带着眼镜,但脾性温和。在20世纪30年代,梅里尔曾是驻日陆军武官,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对日军的作战方式也极为了解。当年5月20日,史迪威一行抵达印度边境英帕尔,结束了这次艰难之旅。
  由于在缅甸撤退中表现优异,梅里尔抵达印度后被攫升为陆军中校,并获得一枚杰出服务奖章。对于缅甸大撤退,史迪威表示:“此次撤退令我军掩面视镜,我想我们应该找出各种原因,重新夺回缅甸”。然而,说远比做简单,现在要想进入中国,唯一的方法便是飞越喜玛拉雅山,整个航程超过550英里,途中需要穿越海拔20000多英尺的山脉,但是崇山峻岭并非唯一障碍,从缅甸北部起飞的日军战斗机就守在中途,为免遭袭击,运输机只能转飞西藏东南,然后进入中国偏远的西部省份云南的昆明。
  1942年间穿越“驼峰航线”的运输机仅运送军需物资4000吨,较之中国抗战所需犹如九牛一毛,降落在云南昆明的运输机,返航时还要承担军队运输的重任,飞机场运载的是中国军队,他们将前往印度受训,为收复缅甸作准备。驻守印度的残余力量以及飞行在“驼峰航线”的部队组成了一支新的中国军队,即中国驻印军,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正是“醋乔”史迪威,他们的使命是从日军手中夺回缅甸。
  在缅甸,丛林本身就是一个强大而又可怕的敌人,广阔的湍流设置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连绵的群山依附在世界最高山脉喜玛拉雅山的周围,当地气候变换多端,十里不同天,从高温酷暑到季雨不一而足,当地的沼泽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霍乱、脚气、斑疹、伤寒以及疟疾等疾病在丛林部队中肆虐,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将和惯于丛林战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1943年初英军组建了一支远征军突击队,以便深入丛林作战,对于这支部队的指挥官陆军准将奥德·温盖特,人们也是褒贬不一,他率领的部队正是我们所熟知的“奇迪特突击”,这是奇涩意思的口误,奇涩是把守缅甸神庙入口的石狮。1943年2月,“奇迪特突击队”及第77印度步兵旅穿越钦敦江进入缅甸,他们既定的任务是袭击日军前哨,切断铁路线以及炸毁公路桥梁等。“奇迪特突击队”的军需补给均采用空投方式,在温盖特看来,他率领的7个编制分别为500人的奇迪特纵队,有足够的给养深入敌后作战。最初,日本确实遭遇了出奇不意的打击,但是,日军迅速集结部队发起了反击,奇迪特纵队继续向缅甸境内推进,但是前面危机四伏,于是3月15日,温盖特不得不命令:“奇迪特纵队各自行动撤出缅甸”。
  此次撤退持续了一个月,这无疑是一场噩梦,在撤退过程中很多人都饱受痢疾以及其它热带病的折磨,伤员不得不留在后面。4月底疲惫不堪的奇迪特突击队返回印度,虽然他们只摧毁了一小段铁路,打死了几百名日本兵,但是,奇迪特突击队这次远征之旅,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官兵的士气,他们彻底打破了日军在丛林战中不可战胜的神话 。
  3个月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魁北克参加了三巨头会议,会议期间盟军参谋联席会议接受了温盖特的建议,决定发起大规模的“奇迪特行动”,以配合盟军在缅甸的新攻势,参加此次会议的海军上将路易斯 蒙巴顿后来成为了东南亚盟军最高指挥官。
  蒙巴顿及其参谋长一致同意组建一支3000人的盟军支队,代号为“格拉海德”,以应对日军的丛林战。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史迪威从温盖德手中接过了“格拉海德”突击队的控制权 ,随后,他又将指挥权交给了弗兰克迪·梅里尔准将。和温盖德一样,梅里尔的体格也不算健壮,他近视,偏平足,更要命的是他的心脏还有问题,这也使他在战斗中吃尽了苦头,但他平易近人,乐观自信,这种性格深深地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1943年9月,美国战争部开始为“格拉海德”突击队征募善于丛林作战的士兵,这些士兵大都参加过瓜达尔、卡塔尔岛丛林战,他们被告知:“要参加一次极度危险的军事行动”。                               
  梅里尔在西点军校的同学陆军中校查尔斯N 亨特,成为“格拉海德”突击队的副队长。 
        1943年9月21日,志愿者集结旧金山,亨特是少有的几个确切知道前往何处、参与何种任务的人之一,从一开始这支突击队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三周后,志愿者抵达印度孟买,在那里来自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的志愿者加入了进来。不久,蒙巴顿前往训练营视察,梅里尔的“格拉海德”突击队和一些'“奇迪特”队员被抽调出来协助梅里尔传授丛林作战经验以及生存之道。
  同时受训的还有尼泊尔的部落战士廓尔喀人,每个廓尔喀人都随身携带一把锋利的反须刀,刀出鞘必见血,这是他们的作战信条,哪怕割的是自己的血,廓尔喀人是日军的死敌。和“奇迪特”一样“格拉海德”也把螺子作为运输工具,一名突击队员后来回忆说:“如果有人觉的骡子在陆地上都很困难控制,那么他应该带他淌过一百码宽的河流”。突击队的运输队员不遗余力地学习如何使骡子尽其用处,然而,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另外,梅里尔手下还有一批美籍日裔部队,他们在翻译以及刺探窃听日军情报方面发挥了极端重要的作用。
  1943年底,蒙巴顿和副手史迪威确定了清剿缅甸北部日军的最后行动方案;在诺开沿岸地区,由早期出师不利的英国第14军负责对日发起攻击,这是他们血洗前耻的好机会。在缅甸东部,中国驻印军部队挺进密支那、孟拱,“梅里尔突击队”提供支持,他们不久就被以“掠夺者”之名为人们所熟知。
  “奇迪特”的几支纵队也参加了该计划,他们负责在敌人后方发起军事行动,空降丛林作战,最后,中国驻印军东向迂回夺取日军在密支那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作战计划,各国部队只有密切合作才能打败最凶恶的敌人一一日本。
   英国第14军首先发动进攻,进军孟都和迪当。但是日军发起了代号为“Z行动”的侧翼攻势,对盟军的交通线形成了严重威胁。在纳科多克山口双方展开激战,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猛袭日军据点,以此同时英军坦克开进纳科多克山口,后来这里被英军重新命名为;“奥科多克山口”,尽管遭遇日军的疯狂阻击,但是在空军力量的掩护下,数量占优势的英军,依然对此次战役的胜利充满信心,英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2 月底奥科多克山口重新开放,对英军来说诺开战役已经胜券在握。
  东北部中国驻印军开始迂回,对日军占领的密支那和孟拱发起进攻,在敌军左翼梅里尔部更是势不可挡,梅里尔突击队出生入死,早已经历了战火的洗礼。1944年初,史迪威将该支队布署在驻胡冈谷地的中国军队东翼,以配合夺取密支那。
  在战斗中梅里尔突击队与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士兵互相协作,残遭蹂躏的克钦邦居民对日军早已很之入骨,熟悉当地地形的克钦士兵,成为了梅里尔突击队的向导和忠实的盟友。
  1944年2月24日,新组建的“梅支队”正式参战,他们的任务是沿胡冈谷地和莫冈谷地向南挺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中,“梅支队”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们将穿越500英里的丛林,随时可能都有人员伤亡。梅支队所面临的敌人,正是由日军大将田中慎一率领的作战经验丰富的第18师团。在前线中国军队遭遇日军疯狂阻击,梅支队按原计划深入丛林从侧翼袭击日军后方,在亚洲大陆美日军队之间的第一场激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梅支队有两个主要使命:一是穿越500英里的丛林,二是与日军展开丛林战,最终梅支队进入丛林之中。
  军备补给同样采用空投方式,如何接受补给是一难题,空投救急物资如,食品弹药等,需要开阔的丛林地,而开辟丛林空地往往会把己方暴露给敌人,任何军备物资,从血浆到75毫米榴弹炮,均需空投到战场,如果得不到军备补给,丛林战就无法展开。丛林本身也极其危险,如果被水蛭咬伤,伤口很快就会发展为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而约一英尺长的大水蛭,更是能够钻入人体中,那些被空运出来的士兵无疑是幸运的,及至第二个任务结束时,原本3000千人的梅支队,已经伤亡一半,士气已遭受沉重打击。
  不过突击队的队员有时也会忙里偷闲,同他们的克钦邦盟友打成一片。梅里尔向属下承诺;完成第二个任务之后,突击队将完全撤退。但“醋乔”史迪威却为梅支队下达了新的命令,史迪威要求梅支队,全力配合中国军队以夺取日军控制的密支那,梅支队话别了克钦盟友迅速投入到战斗之中。现在梅支队有了一个更为响亮地名字“梅里尔掠夺者”,这个称呼最早源自于一名美国战地记者。
   盟军运输机空投了大量的军备物资,梅支队深知,第三个战斗任务在等着他们。精疲力尽的突击队员们,很少有时间休息,同时还饱受疾病的折磨,对他们来说配合夺取密支那,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梅里尔来说进入密支那,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执行第二个军事行动时,他心脏病发作,不得不将军队指挥权交给陆军上校亨特。当突击队在1944年4月底执行第三个战斗任务时,梅里尔仍在康复之中,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梅支队配合中国军队夺取日军占领的密支那充满了信心。
   梅支队分为三个纵队代号分别是;H、K 以及M,他们原本的使命是对日展开丛林作战,而今却要承担攻城的重担,抵达密支那之前,梅支队首先需要穿越海拔6000英尺的枯梅岭。祸不单行,当地季雨已提前来临,突击队员和骡子举步为艰,谁也不知道隐藏在丛林中的日军会在哪个角落里出现,敌暗我明,梅支队必须提高警惕。前方发现日军前哨部队,梅支队拿出一门小型野战炮,随之机关枪和迫击炮开火了,突击队发起了致命一击!又一个机枪阵地被突击队端掉,在密支那的道路上类似的日军据点不计其数,一旦被梅里尔突击队发现日本兵就在劫难逃,相比英勇善战的梅支队,日军已经不再是丛林战的主人,这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使他们尝尽了苦头,他们遇到了真正的对手。看,这一颗子弹刚好打在水壶上,好险!这一颗更危险,打在了枪托上,一名突击队员不幸被击中,在丛林中转移伤员是一件极端困难的工作,梅支队必须按原计划行事,很多突击队员已经处于崩溃的边沿,被包围的日军巡逻队试图渡河而逃,但仅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梅支队和他们的骡子穿行于险恶的丛林中,两者都筋疲力尽,,骡子的球节处已经严重发炎充血,到目前为止,每名突击队员至少减轻了25磅体重。尽管受到阿米巴疟疾、恙虫病、瘴气、痢疾以及战斗疲劳症的折磨,梅支队的队员们仍然以苦为乐,顽强的战斗在第一线。日军方面伤亡极为严重,现在不管是日军,还是梅里尔的突击队都已经接近临界点。
  不过梅支队正在逼近密支那,5月中旬梅支队H纵队抵达密支那,对于日军这个据点,克钦向导以及盟军情报人员早已经作了详细的侦察,梅支队的突袭使日军措手不及。
  陆军上校亨特将进攻日期定为5月17日,盟军首先对日军发起了空袭,第10航空大队的战斗轰炸机,在预定时间内赶赴轰炸地点。日本方面极少成功起飞的战斗机很快就被盟军击落,盟国空军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 ,日本在丛林以及空中都丧失了优势。
  第10航空大队的轰炸过后,梅支队不失时机地发起了进攻,此次进攻犹如一场军事演习,梅支队攻占机场之后,陆军上校亨特发出了先前预定的暗号“威尼斯商人”,要求滑翔机及时提供支援。由于担心日军破坏机场,盟军航空工程兵严阵以待,准备随时抢修跑道。但从亨特发来的消息看机场并未遭遇破坏,亨特希望尽快获得步兵以及军备物资支援,以便在日本援军赶到之前,攻占密支那,但滑翔机运来的却是防空部队。印缅陆军航空部队指挥部这一举措,看似谨慎,却直接导致了密支那战役无限期推后。尽管如此,梅支队攻占密支那机场的消息还是令盟军司令部兴奋不已,对英国人怀有成见的史迪威,对夺取密支那的计划,密而不宣,南亚战区总指挥官蒙巴顿并不知情。
  梅支队成功的攻占了机场,然而在作战计划上盟军总部却出现了严重分歧,以此同时温盖特率领的“奇迪特”突击队也采取了行动,上校飞利浦 科西南率领第一空中突击队运载奇迪特第77旅,进入代号为“百老汇”的丛林,深入敌后防线。科西南突击队的每架战机都牵引着两架滑翔机,运载士兵的战机将在崎岖不平的“百老汇”着陆,在着陆时有不少士兵伤亡。工程兵迅速修建百老汇简易机场,以便运输机和战斗机安全降落,喷火式和战斧式机成功着陆,运输机将火炮运至战场以应对日军连续的反攻。
  第一空中突击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空战,此时,奇迪特又建立了两个战略据点,其中一个代号为“怀特城”,横跨密支那铁路,日军对英军据点发起反攻,但是损失惨重,而奇迪特除了具备充足的军备外,还有盟军提供的空中掩护。
  3月24日晚,奇迪特突击队指挥官温盖特在视察前线战场时,不幸坠机身亡,在“百老汇”据点,奇迪特依然实现着温盖特将军的丛林作战理论。
  此时,日军发起了预谋已久的攻势,在印度东北部边境,日军两个师团正向英帕尔方向进发,北部70英里处,日军一个师团的兵力正在逼近柯西玛。盟军紧急调谴诺开前线驻军,应对日军发起的进攻,在这场战役中,盟军的空运能力再次大显身手。在柯西玛英军和印度的卫戍部队紧紧连成一体,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瓦解了日军的攻势,在战斗中双方均遭受重创。
  驻守柯西玛的英印军队一直坚守阵地,盟军战机空投了包括弹药、食品以及药品在内的大量军备物资,两周之后英印军队的防御能力至少比以前增加了3倍。4月底,,由于雨季迫近,奇迪特放弃了“怀特城”和“百老汇”两个据点,很多队员都已撤退,而留守队员移师北上,后来纳入史迪威挥下。
  在密支那战役中,史迪威对突击队粗暴无情。由于对机场形势判断失误,盟军错失占领密支那的良机,此时,日军已大大加强了防御能力。突击队已处于崩溃的边沿,他们曾被许诺仅在缅甸作战三个月,而今时间已经过去六个月,但距离战争结束,仍然遥遥无期。
  虽然中国军队获得了大量的火炮装备,但驻守密支那的日军依旧负隅顽抗,完全没有投降的意思,人员伤亡日渐加剧。百分之八十的突击队员都患有疟疾,每天空运出战场的病号多达一百人,士兵倒头睡在岗哨上,而他们的指挥官弗兰克迪 梅里尔,再次心脏病发作。
         5月25日,陆军上校亨特指责史迪威虐待他的突击队员,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他强烈要求史迪威解散突击队员,但是史迪威反而向战地医院下令;病愈着一律返回前线参战,尽管战地医生强烈反对,但处于康复期的病人还是被送往前线,史迪威不想让突击队员有过。
        1944年8月初,盟军最终攻陷密支那,突击队的厄运才告结束,而此时骁勇善战的突击队员只剩下200 多人。一个月后,由于在奇迪特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蒙巴顿与史迪威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蒙巴顿无法拯救突击队员的命运,勿庸置疑1944年春,在针对日军的丛林战中,两支突击队均发挥了致关重要的作用。
  在英帕尔和柯西玛顽强的英军最终将日军赶出丛林,洗刷了他们在马来亚和缅甸的战败之耻,这些胜利连同惨烈的密支那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驻缅甸军队的嚣张气焰。至此战局向盟军一边倾斜,不过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惨烈的战斗并没有结束。一年前在密支那战役最为激烈之时,史迪威写道:“泥泞、泥泞、泥泞、斑疹、伤寒、疟疾以及痢疾,我们处境艰难,那日本人又会怎样呢?”最终梅里尔突击队进入中国,后为梅里尔特遣支队。
  在这场现代的机械化战争中,他们徒步战斗在世界最险恶的丛林地带,在丛林以及密支那他们献出了一切,亨特上校回忆道:“在二战中,他们参与了最惨烈的战斗,却得不到起码的公平,他们英勇无敌,却一无所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指挥官弗兰克迪 梅里尔却脱颖而出,成为二战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之一,他的属下不是神,但他们是奇迪特突击队员。

点击量:

热门推荐

碧血千秋英雄碑

忠烈祠

倭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