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难,有责的岂只是匹夫——记巾帼英雄陈庆珍(五)

转载须经我站同意,联系请发邮件944861869@qq.com


  疏散变成转移。伍启伦和医护人员带领轻伤员开始了艰辛的转移之旅,在一个岔路口,有一英文路牌,伍启伦看后知道一条通往密支那;一条通往云南,伍启伦果断决定往云南方向走。沿着公路行走要好一些,但由于日军飞机轰炸,在公路上行走目标太大,队伍又多是伤员,遇到轰炸疏散极不方便。为了不让伤员再受到伤害,只得在密林中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行进;一支近百人的队伍,有近80名伤员,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在回国途中,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所带的干粮,药品有限,且前途未卜,每人每天只能分到维持生命的饼干;药品更是要尽量节省。因怕生火暴露行踪,只能饮山泉水,伤员们是那样的坚强,在自己行走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争着为医护人员背药箱;患难中显现的真情,至今说来,陈庆珍还泪流满面。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伍启伦和几个男医生已是衣衫褴褛,宿营时,陈庆珍和护士要尽快为伤员检查伤口,换药;夜晚,陈庆珍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与伤员谈心,就是要了解伤员的思想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共度难关。但当她独自一人时,不禁潸然泪下,心系两个弟弟,不知他们的命运如何?

  在莽莽丛林中行走了几天,遇到一个猎人,任凭伍启伦用中文、英语、粤语与之交流,但其毫无反应。但这次相遇,给这支队伍极大的鼓舞:遇到人,说明离人居住的地方不远了。苍天有眼!一天傍晚,这支不知在丛林中行走了多少天的队伍遇到了一户人家,经伍启伦出面交涉,这户人家为这支近百人的队伍提供了一顿晚餐。陈庆珍说是她生命中吃过的最香的一餐饭,也是从转移以来唯一吃过的一顿饱饭,菜虽然只有腌藠头和小茄子(长不大的茄子,焉茄子),但那滋味胜过山珍海味。时至今日,陈庆珍在腌藠头时还特意要放几个小茄子,为的是记住在她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她们的那家人。

  顺着这家人指引的方向,几天后,这支队伍到达了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这是实实在在的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令陈庆珍终身难忘的是和顺乡的人民沿街搭起的粥棚,咸菜有藠头,腌菜,豆豉,乡亲们亲切的喊道:“抗日的将士们,你们辛苦了,到家了,喝碗粥吧!”,看到这样的情景,所有人泪流满面。和顺乡人民在自己的生活都困难的情况下,捧出的不仅是一碗碗稀饭,是中华民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心和希望。陈庆珍含泪说道:“我对和顺乡人民对我们的恩情铭记于心,发誓今生今世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但我不能实现我的誓言了,我告诉我的孩子们,永远记住和顺乡人民的恩情”。

  战事紧迫,不敢久留,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在惠通桥旁,过桥就回到祖国;回首西望,撤退的部队和难民不断涌来,满目凄凉,想起两个弟弟,悲从中来,不禁放声痛哭;在丈夫的安慰下,陈庆珍忍住悲痛,步履蹒跚的过了惠通桥。在保山瓦窑兵站,伍启伦联系了汽车,把这近80名伤员一个不少的运回了昆明。回到昆明后,由伍启伦联系,把伤员送到昆明陆军医院;医护人员则“自谋出路”,这些医护人员随196医院一道解散了。一同回到昆明的医护人员,名字大多都忘了,记得有一个药剂师的名字叫李宗昆,还有一名女护士叫钟雪贞,患难见真情,后来二人喜结连理。

点击量:

热门推荐

碧血千秋英雄碑

忠烈祠

倭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