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城、运河之后的伟大工程--滇缅公路

转载须经我站同意,联系请发邮件944861869@qq.com

  这是一条在地图上直线距离只有514公里的公路。它曲曲折折地穿过了世界上最复杂的地貌和最崎岖的山区,它东起昆明,经安宁、陆丰、一平浪、楚雄、凤仪、漾濞、保山、龙陵、芒市、畹町,西至缅甸腊戌,全长1153公里。中日双方为这条公路的畅通与阻断,鏖战近三年,双方伤亡近30万;(中国军队伤亡近15万,日军伤亡近13万)也是因为这条公路,成就了戴安澜、孙立人、卫立煌、陈纳德的辉煌。

  1937年7月7日,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向世界呼吁,请求对华援助。当时只有苏联政府对华提供军事援助,援华物资经2400多公里的西北公路运到中国兰州;中国政府向西方购买的战略物资则运到越南的海防港,由滇越铁路运到昆明。由于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相继被日军占领,滇越铁路已在日军飞机的威胁之下,为在大后方开辟一条运输线,1937年8月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修建“滇缅公路”的计划,中央政府很快通过并实施了修建滇缅公路的计划。


  1937年底,滇缅公路在“滇西公路”的基础上开始“抢修”。从下关到畹町段从勘测开始,勘测工作由不到30个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他们翻越碧罗雪山,怒山,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跨越漾濞江,胜备江,澜沧江,怒江等5条大江;其中80%的勘测路段是崇山峻岭,又有50% 以上是坚硬的岩石。他们使用普通的酒精水准仪,白天勘测,夜晚在农户家昏暗的油灯下完成设计图;沿途还要尽量避开稻田和古建筑物,一路上,人们无法知道他们跌跤的次数和被野兽袭击的次数;由于形势紧迫,很多地段是边测量边施工。
  1937年12月,工程全面动工。“滇西公路”段招募劳工还相对容易,但从下关到畹町段由于人烟稀少,招募工作十分困难,招募的筑路大军要步行100—200公里甚至更远的路程才能到达工地。由于云南为军队输送人力,留下来的年轻人很少,老人、妇女、儿童都上阵;有的全村前往,村中看不见炊烟,格外凄凉。随着筑路工程的延申,筑路大军的迁徙也极为悲壮:许多人死在途中,许多人到达后患病需治疗才能恢复健康,但也仅有6%的人能治好,虽面临如此险境,也没有一个人中途返家;其中有许多人没有被招募,是自愿来的;一些人坚持自己带饭;一些人甚至拒绝领工资。他们深深懂得这条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们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和乐观的情绪。


  公路从昆明到畹町全长965.4公里,路面宽7米,路基深2—3米不等,是泥结碎石路面。沿途汉、藏、傣、倮倮、狩猎部族等十个民族,20万劳工参加修建,工程共挖土方2754万立方米,平均每人137.7立方米;石子295万立方米,平均每人14.75立方米。从保山到惠通桥33公里的路程,海拔从1970米下降到610米,因为下降速度太快,不得不使用许多“U”型弯道;从怒江峡谷往上翻越高黎贡山28公里的距离,海拔从610米上升为2070米,每一块石子铺在什么地方,怎样铺设,这一切都是劳工们用自己的双手完成的。这就是那些数以万计的默默无闻的劳工们为建筑公路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的一部分。正是由于他们无穷无尽的忍耐和贡献,由于他们在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和风险中所遇到的劳累、疾病、事故和死亡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持久耐力,才使得中国能按着她的生命线延续下去。

  桥梁架设也可谓神工鬼斧,在无法架设桥墩的江面上,工程师们创造性地架设钢索木面柔性吊桥,澜沧江的昌淦桥、怒江的惠通桥,都是桥梁工程师的智慧与桥工血汗的结晶。沿途除三座大桥外,还在不同的地方架设了640座不同的桥梁,总长2896米,其中142座是在古典的山水画中才能看到的石拱桥;修建各种桥涵2032座(道),工程之艰辛可见一斑。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可以全面通车了。由于战事紧迫,未举行任何的通车仪式,大批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前线,为中华民族独立支撑的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物资。滇缅公路的修通,是云南人们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它是继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的又一项伟大工程。就此,世界舆论好评如潮:英国《泰晤士报》:“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有位记者写道:“那么多的崇山峻岭,那么多的长江大河,即使是徒手游历,也需要几个月的跋涉。”;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除对中国云南人民由衷赞叹“修建滇缅公路物资条件异常缺乏,全无机器,纯系人工开辟,沿途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是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外,还向罗斯福总统报告说:“这条公路的工程,可以与巴拿马运河媲美”。当时,日本人都认为中国在武器装备都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一天。但坚韧、坚强的云南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


  滇缅公路的修通,唤醒了世界人民对中国云南滇西这个角落的注意,在此之前,云南临近的几个省,甚至云南其它地方的人民对这里也完全无知,如今它不仅在中国和亚洲,甚至世界都声名远扬;最重要的是:它为中美两个最伟大的民族在亚洲历史性   的相会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铭记他们:
  谭伯英:滇缅公路管理局局长;
  段  伟:滇缅公路下关至畹町段工程总指挥;
  陈昌淦:澜沧江大桥总设计师。(所乘飞机被日机击落牺牲,为纪念他,该桥命名“昌淦桥”) 
  徐以枋:怒江惠通桥总设计师;
  修建滇缅公路的数十万劳工,特别是那些妇女、儿童、老人。
  为筑路献出生命的3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劳工烈士们。

点击量:

热门推荐

碧血千秋英雄碑

忠烈祠

倭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