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的群体——南侨机工

转载须经我站同意,联系请发邮件944861869@qq.com

       一、赤子之心
  统计资料表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侨居海外的华侨有10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5%。面对日寇肆虐,国土沦丧,爱国侨胞认识到唯有团结抗敌,中华民族方有生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支援祖国的抗战:1938年10月10日,南洋45个埠的168名华侨代表在新加坡举行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推举陈嘉庚先生为主席。在此之前,陈嘉庚多次筹募巨资,购买军需物资和医药物品支援祖国抗战;南洋华侨在陈嘉庚先生的表率下,无论是劳动阶级、薪水阶级,按入息缴5%以上的月捐,谁没有按月缴纳月捐,谁的襟前就没有月捐牌,其大名将被各报登出;在菲律宾,华侨的捐款是长期性的,各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的职员拿出20%的薪金捐献国家,一般资本家的捐款比平时增加了一倍;缅甸华侨每月自动认定月捐及特别捐;暹罗华侨好多商店都有组织地按月抽薪金的5%;香港因历史原因,捐款起步较晚,到1938年底,每月月捐总计2万余元;美国华侨从抗战第二年起,制定出周密的长期捐输办法,即每人每月限购公债50元;各地捐款最多的是马来半岛,马来亚华侨颜世国,1939年春节结婚时,夫妻双双将结婚戒指和节省下来的婚宴费用捐给筹赈会;英国华侨人数虽少但捐款较多。抗战头三年海外华侨共捐献飞机216架, 各型汽车1000多辆,坦克23辆,其它如棉衣、麻袋、医药等物品不计其数。国民政府宣布:从1937年到1941年底,国民政府的总收入为226亿国币,其中华侨捐款53亿,近国府军费开支的一半。这历史纪录下来的数据,是海外赤子节衣缩食、踊跃捐输支援祖国抗战;是海外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支撑着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无抢林弹雨,短兵相接的海外战场。
             二、祖国召唤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迅速占领了中国的重要港口,切断外来物资的运输;香港空运和滇越铁路因远东国际形势的变化先后停运和关闭。不幸中的万幸是国民政府高瞻远瞩地于1937年底在大后方云南抢修了一条从昆明到畹町,再从畹町出国到缅甸腊戌的滇缅公路。沿途云南10个民族,20万劳工,其中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创造了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用9个月的时间,修通了这条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的公路。1938年8月29日,滇缅公路为战时的中国抢运战略物资、生产物资、工业原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登上历史舞台。
  伴随滇缅公路的抢修,国民政府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负责物资运输和管理。但当时国内熟悉驾驶的司机和汽车修理的技工奇缺,面对在缅甸仰光港堆积如山的战略物资和国内急需的其它物资,国民政府一方面在国内紧急招募青年人进行汽车驾驶和汽车修理的培训;另一方面,请求“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帮助,在南洋招募熟悉驾驶、修理的机工,回国为抗战服务。1939年2月7日,陈嘉庚通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了第六号通告:《征募汽车修机驾机人员回国服务》,强调“事关祖国复兴大业,迫切需要,望各地侨领侨胞,深切办理是要”。陈嘉庚先生是20世纪最受华侨爱戴和信任的领袖,他一号召,立即得到热烈响应,华侨机工踊跃报名。1939年2月至9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或“南洋机工”)分15批回国,共3192人,加上此前从其他地方直接回国的,南侨机工总数超过3260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的第六号通告,对祖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给浴血奋战中的抗日军民极大的鼓舞;她向在最艰苦的环境坚持抗战的祖国诠释了“宁做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真谛;她把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各个战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三、共赴国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不敢忘忧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爱国诗句,激励着各族儿女为捍卫祖国母亲的尊严抛头撒血,马革裹尸,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乐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响应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号召,挺身而出,共赴国难。他们肩负着海外千万侨胞和侨居地人民的重托,放弃优厚待遇与舒适生活,弃家别亲,踏上报效祖国,服务抗战的征程。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匹夫”是指平民中的男子。在中华民族觉醒,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战争中,南洋华侨中的优秀儿女,解释了“匹夫”的真正含义。在3260多名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中,有4位巾帼英雄,她们是:陈侨珍、白雪娇、吴秀芬,当代“花木兰”李月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们挺身而出。陈侨诊、白雪娇分别是槟城福建女校和梹城协和学校教师,在回答记者问及什么时候有回国服务的动机时答道:“自卢沟桥衅起,我们就感神明的禹城,在敌人的蹂躏之下,运托异国,犹苦所悲。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要求民族的自由解放,应该将力量贡献给祖国,肩起中华儿女的责任。我们返国服务的心情从那个时候就深深地刻在脑海里,……”;白雪娇留给父母的告别信更是激昂感人,其中有一段写道:“亲爱的双亲,此去虽然千山万水,危安莫卜,是不免悽怆心酸。但是,以有用之躯,以有用之时间,消耗于安逸与无谓中,才是最令人爱惜不置的。因为生活就是斗争,尤其是在祖国危难的时候,正是青年人奋发效力的时机。这时候,能亲眼看见祖国决死斗争以及新中国孕育的困难,自己能为祖国做点事,就觉得此是不曾辜负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李月美深恐自己是女儿之身不能回国服务,瞒着父母,女扮男装报名应征,实现了报效祖国的夙愿,演绎了一个当代“花木兰”的英雄故事。

 

身着戎装的李月美

 


  提及“南侨机工”弃家别亲服务祖国的壮举,感人肺腑,可歌可泣:马来亚华侨机工汤耀荣,自幼父母双亡,由祖母养大,在忠孝不能两全之际,毅然选择了“忠”,他悄然办理了报名手续,把祖母托给亲友及徒弟照顾,写了一封请求祖母原谅的信,启程之日天尚未明悄悄出门,临门长跪长叹曰:“奶奶,忠孝不能两全,原谅我吧!”;机工陈寿全卖掉私家车筹钱自费回国,为抗战赴汤蹈火;机工刘瑞奇,经营一间商店、一辆卡车,1000棵橡胶树,结婚没几天,他认为:“国难当头,无国便无家”,于是瞒着家人和新婚妻子,偷偷报名,参加机工回国抗战。娇妻病卧在床,岳父来信叫他回去照顾,他回信说:“中国抗战一日未胜利,我就一日不能回去!”陈嘉庚先生在《南侨回忆录》中写道:“有一修机工在洋十年,每月收入坡币二百余元,自甘牺牲,并招同伴十余人,带其全副机器前往。”,这位机工就是新加坡英国汽车公司的机械工程师王文松。……
  壮哉!有这样忠肝义胆的炎黄子孙,中国不会亡!
             四、无怨无悔
  南侨机工在云南昆明的潘家湾经1—3个月不等的军事、救护、防空、驾驶等训练后,大多分配到千里滇缅路上抢运战略物资。这支有知识,有修养,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专业队伍的到来,对危难中的中华民族是雪中送炭,他们鞠躬尽瘁,舍身忘死地挑起了“运输救国”的大梁。
  云南的路难走!抢修完成的滇缅公路更难走!特别是下关至畹町段,有连续下20多公里的永平坡;有在33公里的距离内海拔从1950米下降到610米的怒江大峡谷,如此快的下降速度,只能用大量的“U”形弯道来解决;从怒江峡谷翻越高黎贡山,在28公里的距离内,海拔从610米爬升到2070米。在这样险峻的道路上往返,对习惯在城市开车的南侨机工来说,对意志、胆量、驾驶技术都是最严峻的考验。
  此时此刻全长1153公里的滇缅公路,已不是一条普通的运输线,而是一条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抗战输血管”,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和这个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国家统一,战胜日本侵略军的希望。南侨机工为把这个希望变为现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闯过了山高河多路险、雨天泥泞塌方、路窄车多摩擦、瘴疠疟疾夺命、抛锚无援饥寒、日寇轰炸生死等重重关口,用牺牲、前仆后继延续着公路的运输。从1939年至1942年5月,共运回各类物资45万余吨。同时 ,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回国服务的3260余名南侨机工,有近2/3的人因车祸、疾病、塌方、日机轰炸、惠通桥被炸断未能撤到东岸被日军残杀,失踪等献出了生命。在11大队31中队驾驶4338号车的机工李儒、在1大队1补队驾驶3938号车的机工吴金禹,就是因路险覆车牺牲的;出身于马来亚华侨资本家的机工蔡世隆,放弃优越的生活回国服务,不幸染上疟疾身亡,年仅26岁;第5批回国的机工曹进才,因病牺牲在驾驶室里;15大队44中队的机工汤磐,车健,两位都是小队长,他们都是牺牲在日机的轰炸之下;南侨机工80先锋之一的吴章,在惠通桥被炸毁后滞留西岸,其车队共9人烧毁汽车后被日军追杀,仅他一人回到东岸;机工陈团圆,滞留西岸烧毁汽车后,本可以和战友一道返回东岸,但他毫不犹疑地说:“同志们,我不能与你们同行,我有妻室儿女,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离开战友后,他潜回芒市,照顾家人,因叛徒出卖被日军抓捕后活埋。他们运输救国,九死一生!他们用鲜血、生命谱写南侨机工服务祖国的悲壮历史!他们用青春、热血、生命演绎了一部气壮山河的华侨抗日救国史诗!所幸有照片定格了那段历史,闪现出他们在那战火中的青春岁月。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同时也捍卫着自己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了,战火的硝烟逐渐散去。留在祖国和回到居住地后为帮助祖国建设再返回祖国的南侨机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境相当不好。作家方军这样写道:“实际上南侨机工是一个付出牺牲最多,而得到社会回报最少的亲历抗战群体。”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机工汤耀荣病卧在床,为抢运救灾物资义无反顾,抱病前往,以身殉职;技工陈寿全,一人要负担全家8口人的生活,为支援抗美援朝,慷慨捐出从印尼带回来的10两黄金;机工林福来,蒙受10年不白之冤,仍然乐观豁达;巾帼英雄李月美,本已回到居住地,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回国参加建设,文革中不堪凌辱,割腕自戕,以死抗争。他们继续演绎着南侨机工服务祖国的悲壮历史;他们延续着南侨机工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怀;他们的赤子之心感天动地、彪炳青史、万古流芳。
  要说遗憾:他们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再见到父母,没有穿过孝衣。


  陈毅明教授对该文的修改

点击量:

热门推荐

碧血千秋英雄碑

忠烈祠

倭塚